“靠擺攤成了頂流?賺了幾套房?”杭州網紅小吃奶奶,不過六十而已!網友建議:成團出道吧
我們見到孫奶奶時,她正在門口攬生意:“蔥包燴吃伐啦,孫奶奶網紅蔥包燴。”“不好吃不要錢。”
我那天和她待了好一會兒,發現,也許孫奶奶根本不想攬客,她只是用她的方式在鍛煉身體。
喊累了,她就抖抖手,下下腰。你想問有沒有用?還真的有。
孫奶奶說,自從她站到了馬路上。過去5年,她連咳嗽都沒犯過。
這把年紀了,還能撐地
小行:孫奶奶,你30歲的時候在做什么呀?
孫奶奶:還在飯店做呢,也是做素燒鵝,所以我做的素燒鵝都是有正派做法,醬油要淋,要有兩層豆腐皮…
小行:剛退休時沒想著做蔥包燴?
孫奶奶:退休的時候在帶孫子呢,一直到孫子上大學,我才開始擺攤。
小行:你覺得自己什么時候成網紅了?
孫奶奶:我啊,我5年前開始在中山南路上擺攤,他們說我是重出江湖,很多人來拍我的。
小行:他們說你一天能賺2000塊?
孫奶奶:亂說。你算嘛,5元錢2個蔥包燴,加個素燒鵝10塊錢。
小行:那你能在賺多少?
孫奶奶:我一天么,最多賣20-30份,賺100多塊。要不是我自己的房子,不劃算的呀。
小行:自己的房子呀,會不會拆遷?
孫奶奶:最好不要拆遷呀,我們家實際上100多平方呢,住著多舒服呀。
小行:孩子和你住一起嗎?
孫奶奶:兒子孫子都和我住一起。
小行:還有什么心愿呀?
孫奶奶:孫子快點結婚。我孫子26歲了,做證券。房子啊買好了。他爹給他付了首付,一個月1萬多房貸,都是自己還,很優秀的。來相親的阿姨,門檻都要踏破了哈哈哈哈。
我是個平凡人
但我做的蜜藕生而不凡
勞模擔當蜜藕方奶奶
↓↓↓
show場:鳳起路農貿市場口
show齡:61
上過:都市快報、每日商報、19樓等
方奶奶一直說自己是個普通人,哪有閃光點,哪有資格給大家做榜樣。
我們算了小小一筆賬:方奶奶每天5:00起床。淘米、洗粽葉、削藕。中午看店。下午回去包粽子、煮藕,一直到晚上8點。
一天工作18小時,一年365天,一做就是20年。
她笑著說自己不能生病,一生病這個機器就轉不過來了。經年累月,她的手一直泡在水里,關節都是腫的。
辛苦是辛苦,那方奶奶是不是賺錢小能手?
小行:方奶奶,你30歲的時候在做什么呀?
方奶奶:那時候和你方爺爺在臨安,搞了幾臺織布機做領帶。
小行:是什么時候紅起來的?
方奶奶:這個說不清,就一直有人來拍,還是普通人,也不紅。
小行:他們都說你們是網紅蜜藕店,很賺錢?
方奶奶:說不賺錢也假的,你看我兩個兒子都念了大學,也給他們買了房子,結了婚。我們從臨安昌化來杭州那會兒,哪敢想呀。
小行:那有外界傳的那么賺錢嗎?
方奶奶:倒也沒有,我們夫妻還租著房子呢。就是租房子的條件比原來好了。剛到杭州時租350元的單間,現在租了3800一個月的整套。日子是比以前好了。
小行:最多一天能賣多少呢?
方奶奶:過年的時候賣的最好吧。半天能賣700斤。
小行OS:23元一斤,半天700斤,過年一天流水四萬不是夢啊,胖友。
小行:蜜藕都是手工做,還有時間包粽子,賣咸鴨蛋呀?
方奶奶:包粽子是在刀茅巷的時候加入的。我們這個鋪子一年十多萬呢,不包粽子,負擔不起。
小行:什么時候想過退休呀?
方奶奶:我也一直和爺爺說,想休息了。爺爺說,閑著也是閑著。別看我只有60多歲。但我15歲開始就在山上干農活了。這輩子都在拼,都沒休息過。
現在兒子們也都能賺錢了,我們差不多賺點養老錢就和爺爺回臨安種地去了。
#方奶奶說:我們雖然辛苦,每年都順順利利的,老天爺對我們還是很好的。
店里有穿衣鏡
桌椅一定要有花邊
粽子要好吃,賣相一定要高
顏值擔當十三點粽子何奶奶
↓↓↓
show場:皮市巷
年齡:虛歲72歲
不抽煙不喝酒不跳舞不搓麻將
上過:都市快報、浙江在線等
粽子何奶奶年輕時是解百的柜姐,退休后先在中山中路開了個餐館,空閑也包點粽子。
沒想到!粽子的反響很好,就關了餐館,專職做起了粽子生意。
包著包著,自己就從50+邁入60+今年周歲正式70了。
小行:何奶奶,你30歲的時候在做什么呢?
何奶奶:在解百賣工藝品。
小行:奶奶,聽說你以前還上過電視呢?
何奶奶:哈哈哈,那是很久了。今年報紙電視臺還來找我呢,哎呀,說起這個,今年的照片,我有點胖。
小行:奶奶,他們說好幾個單位找你定粽子,一定就是6000個。
何奶奶:手哪兒包的過來呀,頂多么,1000個。
小行:那肯定很賺錢,奶奶,你說我辭職跟你學包粽子好不?
何奶奶:賺大錢還是要用腦子呀,用手賺不到的。
小行:那你現在還有什么心愿?
何奶奶:真要有大目標怎么會搬到皮市巷這個犄角嘎達呢,現在就是玩玩的,老有所為。
小行:奶奶,你什么時候退休?
何奶奶:干不動就不干啦。
#后記:何奶奶的店面呀,地上磨石子干凈地我誤以為要拖鞋才能進,桌上還貼了碎花桌布,擺了花。對于何奶奶來說,賺錢早就不重要了,她只想老有所為罷了。
我們采訪這群奶奶時發現,30歲的她們肯定預料不到未來在他們退休時,會擺起小攤兒,成為杭州最網紅的那批小吃奶奶。
而現在已經60+70+的她們,依然牢牢地守在灶臺前,等著一個“做不動不做”的期限 。
問她們為什么不真正“退休”呢。她們會說,和年輕人聊天更開心,活動活動身體半點毛病也沒有。
這就是我們的上上輩吧。永遠勤勞、熱情、永遠擁抱生活、不做那個掉隊的人。
回到我們自己,才幾歲,就甘愿做被拍打的前浪,有那么多頹喪情緒,不合適吧?
我決定修改目標,把余生目標從窩里躺改成。
那么,你們最pick哪個網紅奶奶呢
給我們留言吧~
撰文:小O 圖片:大師兄
如果你身邊也有私藏已久的小館子,有趣的小店
還等什么,來爆料啊,趕緊的!
行周末商務合作:
各位小伙伴~~
你們最棒的獎勵,就是多點在看
讓小行收到你們小花花
↓↓↓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