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好掙錢,比什么都重要”
一個人為什么要努力?
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就是:
因為我喜歡的東西都很貴,我想去的地方都很遠,我愛的人超完美。
擁有這種心態的人真的超可愛,他們一邊努力一邊大喊“買買買“,瀟灑到連風都追趕不上腳步。
有時候,讓我們享受的不是買東西的快感,而是在買下瞬間的底氣十足。
同事阿水從畢業就留在北京工作,至今已經三年了。這三年時間里,她換過兩次工作,搬過四次家,漲過三次工資,銀行卡里的余額卻只有幾千塊。
每一次放假回家,媽媽都會心疼地拉著她的手,輕聲細語地勸阿水回家: " 一個女孩子家,何苦這么拼?嫁個有家底的男人,再找個輕松點的工作,也不用累著自己。 "
阿水每次聽完,總是笑著岔開話題。她見過中秋團圓的萬家燈火,卻沒有一盞屬于自己;她走過凌晨三點北京的街道,濃濃的白霧遮住了眼;她遇到過刁鉆挑剔的甲方,一邊被罵哭一邊低聲下氣地道歉。
可就算再苦再難,阿水也從沒有想過要離開。
因為自己做的飯菜特別好吃,自己買的包包特別有底氣,自己賺的錢自己才花的安心。
有句話說:“小時候對錢只覺得庸俗,長大后對錢只剩下喜歡。”
因為越長大越發現,錢,真的很重要。
之前看到一條微博,描述的是“21歲到27歲,不同年齡階段的女生,對金錢的看法”,覺得既感慨又真實。
“21歲,有個女同學買了個1萬塊錢的包包,你不理解為什么買這么貴。男朋友說就是為了裝逼,我就不會這么買。”
“23歲,你認識了一個有錢的姐姐,對你很照顧。她送給你一個愛馬仕的包,你用了以后發現,原來貴的包真的質量比較好。”
“25歲,你分手了。當初說不會花1萬塊錢買包的男友果然兌現了承諾,送你的禮物從沒有超過100塊錢,卻給劈腿對象送了好幾千的花。姐姐告訴你,你就是傻,舍不得為你花錢的人能對你有多好呢?”
“27歲,你終于明白了先謀生后謀愛的道理,努力了很久開始升職加薪。這時,你發現月薪3千時出現的男人和月薪3萬時出現的男人真的差別很多。你賺錢以后,給父母買了新手機,父母嘴上說著浪費,回頭就和朋友炫耀。原來,錢不能代表幸福,但有錢真的容易幸福。”
是啊,幸福是一個概率問題,誰也不知道幸福到底長什么樣子,可是掌握在手里的錢卻是實實在在的。
雖然說金錢不一定可以購買幸福,可是擁有金錢的人,可以更大概率的獲得幸福。
這句話體現在什么地方呢?
之前抖音上刷到了一個視頻,可以很好地作為詮釋:“就算是失戀,有錢的女孩和沒錢的女孩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有錢的女孩可以去夏威夷哭,可以去海景房哭,可以邊泡溫泉邊哭,可是沒錢的女孩只能躲在被子里偷偷哭。”
深以為然,好好賺錢,真的很重要。
記得有一次看圓桌派,談論的是與金錢相關的話題。
節目嘉賓丁學良說,他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最好的朋友,是猶太人。
這個猶太人朋友說:
你們亞洲人總認為我們猶太人愛錢,我以前也為這一點感到很羞恥。
但是后來我的父親跟我講了一句話,從此以后我就知道為什么我們家世世代代愛錢。
因為一旦遇到了迫害的時候,無論是什么理由,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。
猶太人不是愛錢,他們愛的是“錢能買下一家人的命”。
金錢在一定程度上與尊嚴、自由劃等號,讓我們體會到溫暖和安全感。
而尋求安全感,又是我們潛意識里的一種本能。
有人曾問過馬云這樣一個問題:怎么樣才能過上好的生活呢?怎么樣才能像你一樣呢?
他回答:
你永遠不會像我一樣,因為我所做的事你都不敢做:
要么你認為不可能掙錢,要么認為犯法,要么就認為別人都是騙子,要么認為這個事有多難多難。
你連分析都不敢分析,嘗試都不敢嘗試,所以注定了你只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,你窮的是你的思想!
是啊,原來真正的窮人不是口袋里有多少,而是心窮!
多少人,想賺錢卻只會接受現實,卻不愿意解決問題。
最后,送給大家一句話:別問自己喜歡的東西為什么這么貴,要問自己怎樣才能買得起。
后語:大量朋友還沒有養成閱讀后點贊的習慣,希望大家在閱讀后順便點贊掃二維碼關注,以示鼓勵!堅持是一種信仰,專注是一種態度!謝謝你的關注!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