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抖音買零食,學到一個賺錢思路!
今天早上起來,我順手點開了抖音(不要問我為什么,一大早就耍抖音,我是為了修心),然后就看到一個視頻,是推薦零食的。
因為我平時,在抖音看到一些博主,推薦好吃的,都會看一眼,如果第一感覺不錯,就會下一單試試。
所以,抖音算法可能,監測到了我的喜歡,就會經常,給我推薦一些食物。
我一般都會,點進去看看介紹。
今天這個,我看完之后,覺得不錯,也準備買。
但最后選擇買哪個的時候,我糾結了半天。
因為它的 3 個選項,感覺很套路 ——
本來按照我的習慣,第一次買食品,不會買太多。因為萬一買多了,發現不好吃,就浪費了。所以,我打算買最少的。
但最少的選項前面,有 4 個字 —— 貴在運費
我當時看到這 4 個字,第一想法是:這個不劃算!
如果買了這個,錢大部分,都花在了運費上,而不是商品上,太虧了。
于是,我就打算看第 2 個,發現前面也有幾個字 —— 不夠一家人吃。
這句話我其實沒啥感覺。
但 3 個選項的字 —— 95% 的人選擇。
這句話,一下就讓我,想要買這個。
因為,95% 的人選擇,說明經過了大眾檢驗,應該是比較劃算、靠譜的。
也是應驗了,心理學上的,從眾效應。
但我轉念又一想,這可能就是,商家為了多賣商品,自己寫的一些標題,并不是真實情況。
于是,我就按照上面的價格,算了一些,不同選擇,每一袋的價格 ——
第 1 選項:每袋 26.33 元
第 2 選項:每袋 24.75
第 3 選項:每袋 19.875
第 2 個選項,看起來有些不上不下,明顯是來湊數的。
第 3 個選項,比第 1 個選項,總體價格多 2 倍,但單包價格,便宜了 6.455 元。
所以,如果是一個正常人,可能大概率會選,第 3 選項。
因為看起來,更便宜。
于是,商家多賣了商品,肯定就能賺到更多利潤。
這件事讓我想到,之前光合老師給我講過的一句話,他說 ——
如果你想讓用戶,買你的產品。你可以先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一個用戶,這個產品滿足了你什么需求,你就會買。因為你買一個產品的心理過程,和用戶買一個產品的心理過程,是差不多的。
所以,我們平時買東西的時候,可以多留意一下,自己在下單的時候,都會考慮哪些因素 ——
這樣練習久了,你就會鍛煉出一種,對用戶的了解,對需求的了解。
當你想要,自己做一個產品、課程、項目的時候,把自己代入成用戶,想象這個產品,如果能幫自己解決哪些問題,自己就會買。
然后,就朝這個方向,設計產品、以及文案等。
那效果一定會,更好。
果然,生活處處是學問。
祝:
培養用戶思維
嗯,
又是美好的一天,
(? ??_??)?
·······END·······
我的產品 ——
歡迎加我微信,交個朋友
都看到這里了,你不關注一下嘛,我每天都更新哇,不更不是人!
今天是持續寫作第825/900 天。
今天是晚 9 點半睡覺,
早5 點起床日更寫作第725天。
如果你的朋友也經常買東西,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